
我志愿到祖国的边疆,将青春与热血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马菲
软件工程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网络12-2班的班长马菲在新疆做基层工作时总说:
“作为我们当代年轻人,更应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立志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当前南疆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既然有幸被国家选中支援南疆的建设,就应该兢兢业业做好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
缘分伊始
2016年11月1日,马菲作为响应祖国号召的内招高校毕业生,来到了疏附县基层乡镇任职,从之前对边疆的憧憬走入了现实,他被分配到木什乡工作。工作期间,他尽快融入角色,经常加班加点,因工作能力出色,2018年10月,他被任命为木什乡副乡长、担任木什乡谢热克萨依村的党支部书记。
奋进之路
马菲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年轻人的激励: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他说:“作为我们当代年轻人,更应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立志成为社会发展的栋梁。当前南疆是需要人才的时候,我既然有幸被国家选中支援咱们南疆的建设,就应该兢兢业业做好工作,把工作做实做细。”
当马菲真正来到村里工作的时候,他才发现跟想象中的有很大差距,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所有的工作和政策落实都在村一级。精准扶贫、项目落实、走访入户、值班备勤,马菲经常都是身兼数职,兼顾各个方面的工作。加班更是常态化,他用两个月的时间,把全村155户人家全部走访了一遍,他发现只有让农民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 ,才能真正带领村民走出贫困,走上幸福的生活。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木什乡谢热克萨依村地处浅山区地带,土层薄,农作物产量较低,群众脱贫没有产业也没有方向。马菲就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短平快”的养殖项目,两年时间,农民达到了户均3头牛、13只羊、35只鸽子。
利用广州市番禺区援疆资金50万元,他组织致富带头人和贫困户自筹15万元,成立了疏附县大龙奶山羊畜牧养殖合作社,山羊养殖每年能收益8万元,带动了12户贫困农民实现增收致富。
收获成果
工作三年多来,马菲见证了村里从泥泞的土路到笔直的柏油路,从低矮的土块房到崭新的富民安居房,群众日渐富足。马菲说,踏踏实实为群众处理好每一件事,认认真真建设好南疆这片热土,这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无论春秋几度轮回,他的初心永不改变。他像胡杨一样把根扎进浩瀚的大漠,把头仰向辽阔的天空,在雪域天山铸忠诚,在巍巍昆仑立丰碑。他用自己的行动献礼新中国,为祖国母亲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