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兰州工业学院学生工作处官方网站
  • 电子邮箱
  • 资源访问
榜样的力量
首页 >> 榜样的力量 >> 正文

扎根边疆 砥砺前行----何洋

时间:2020-04-24 作者: 来源: 点击:

基本信息

何洋,男,汉族,19923月出生于武威市古浪县,中共党员,20176月毕业于土木工程专业。在大学期间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曾获全国大学生施工应用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

扎根边疆 砥砺前行

20177月,我果断辞去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的工作,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投身于边疆的建设,充实到南疆做一名普通的基层公务员,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麦盖提县央塔克乡成为了一名党建办干部,201712月经过县委组织部任命,在央塔克乡开蒙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主要负责开蒙村的脱贫攻坚、党建、稳定、农业等全盘工作。

开蒙村共有3611224人,2014年以来,全村共有建档立卡户51196人。主要致贫原因为劳动力多,就业渠道少,群众思想滞后,脱贫内生动力不足,大多数群众都存在等、靠、要思想,不了解党的各类惠民政策,导致脱贫路径单一,受到当地环境的影响,群众生活质量与生活习惯老套。作为一名新来的大学生做村党支部书记,我感到了一种责任,同时我压力也是无比之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详细的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带领下沉干部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掌握每一户群众的家庭基本情况和生活中的困难。经多次走访,掌握每一户群众的心中所思、所想、所求,及时和下沉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针对每一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增收、增产方案以及贫困户的脱贫方案,并发挥自身优势,针对不同类别的群众,组成若干小宣讲团,为他们进行各类政策的宣讲,让他们了解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鼓励他们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积极争取各类惠民利民项目,带领群众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庭院建设,督促群众落实“三新”活动,打破传统的成规陋习,引导他们崇尚新生活,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现在的开蒙村焕然一新,和过去的那个落后、贫穷的开蒙村已经是天差地别。2019年底,全村5119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全村有劳动力580人,并已全部实现就业。村级卫星工厂、村级幸福大院、托幼所已建立并正常运行,为不能外出务工解决就业岗位,为外出务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的同时更应该解决群众的精神追求,在村内也建设了小广场供群众休闲娱乐,让农民群众告别了以前脏乱差的生活环境。以前群众家里破破烂烂、油污垢渍,连一件像样的家电都没有,加之部分群众受到宗教思想的影响,生活都很困难。后来在各级党委关心与支持下,在村级干部的合理规划、引导下,每家每户都住上了干净整洁的安居富民房,家家有大彩电,户户有冰箱。对群众来说“现在这样的日子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觉得只有大城市才会有这样的生活”。在村里我们将党的心声带给千家万户,把党的政策讲给大家,真正的让村里的老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现在家里也富裕了,老人孩子还有人照顾。在县乡村各级干部积极争取就业岗位让全村老百姓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给每一位群众增加一份脱贫的信心。

基层是个大家庭,情况错综复杂,农民群众都是朴实善良的,只是每个地方的风土民情不同,历史造就的大环境不同。要想真正的为基层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不管什么事情都离不开农民群众的支持。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到基层群众的生活。只有和群众心交心、膝促膝,才能真正的了解到农民群众的所需所求,才能对症下药,引导农民群众脱贫致富,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年轻人都应该到基层去走走,看看,发挥年轻人的优势,真正的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踏踏实实、真心实意的为群众办事,践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发挥生命的余热,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上一条:只争朝夕,不负韶华----雷斌贵 下一条:青春飞扬 勇攀高峰----李丹妮